暮春都门送客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
五门宫漏断,千里布帆飞。
烟火吴山远,莺花楚树稀。
过门应暂住,不久换春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都门送客》是明代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恭(1379—1458),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长乐(今属福建)人,明代著名诗人,是“闽中十子”之一。他早年以儒士身份参与翰林院的工作,后因故弃职归乡。王恭的诗风与林鸿相近,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1. 诗词原文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
    五门宫漏断,千里布帆飞。
    烟火吴山远,莺花楚树稀。
    过门应暂住,不久换春衣。

  2. 诗词解读

  •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骑马出行的情景,四马奔腾,显示出出行的急切与热闹。这种描写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不舍和关切。
  • 五门宫漏断,千里布帆飞。:通过“宫漏断”和“布帆飞”的对比,表现了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
  • 烟火吴山远,莺花楚树稀。: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其中,“吴山”指的是苏州附近的山脉,而“楚树”则是指楚国的树木,这里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容,还增添了一丝历史的韵味。
  • 过门应暂住,不久换春衣。:最后两句,诗人以“过门”为比喻,暗示了朋友即将到来的消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期待。这两句充满了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1. 写作背景
  • 此诗作于明代,当时王恭因故弃职归乡,远离政治中心。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或亲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暮春都门送客》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