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
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
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
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
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秋夜饮’是中国诗人王恭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永乐四年(1406年),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简介:王恭,字安中,长乐(今属福建)人。他是一位隐居七岩山的诗人,也是“闽中十子”之一。他曾在永乐四年被推荐为翰林待诏,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后因故弃职归乡。王恭的诗风与林鸿相近,有《白云樵唱集》等诗集传世。
诗歌原文: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 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 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诗歌解析:
‘秋夜饮’不仅是一首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审美取向的诗歌,更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艺术佳作。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