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皇恩寺

莲宇经台花正香,白云深映竹边房。
清游惜共林僧别,行听微钟到学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游皇恩寺》是诗人王恭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皇恩寺秋季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不仅是王恭对皇恩寺的一次静美描绘,也体现了他隐于山林、归心自然的心境。

王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是“闽中十子”之一。他的诗风与林鸿相近,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王恭的生平经历了从江湖游历到隐居山林的转变。永乐四年(1406年),他曾以儒士的身份被荐为翰林待诏,参与编纂《永乐大典》。但因不满朝政,他在书成后选择了辞官归隐。《秋日游皇恩寺》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秋日游皇恩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皇恩寺的静谧场景。诗中的“莲宇经台花正香”一句,不仅让人感受到佛寺的庄严,还透露出秋日的芬芳。而“白云深映竹边房”则进一步衬托出僧房的幽静之美。王恭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王恭的诗歌创作风格多凄婉,隐喻颇深。他的诗歌往往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这种风格的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还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秋日游皇恩寺》作为王恭的作品,不仅是其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秋天皇恩寺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到感悟。对于热爱诗歌和历史的朋友们来说,深入了解王恭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