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睡觉

西风乌桕叶先零,黄菊杯深酒未醒。
何处砧声忽惊觉,露华明月满中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窗睡觉》是王恭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季夜晚的居住状态以及内心情感。诗中描绘了西风轻拂下,乌桕叶飘落的景象,与黄菊酒深、月光如洗的场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秋窗睡觉’:

  1. 作者简介
  • 王恭,字安中,长乐(今属福建)人,是“闽中十子”之一,诗风与林鸿相近。他以儒士身份被推荐为翰林待诏,后因不满政治斗争而弃职归乡隐居于七岩山,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 西风乌桕叶先零,黄菊杯深酒未醒。
  • 何处砧声忽惊觉,露华明月满中庭。
  1. 诗歌解析
  • 首句中的“西风乌桕叶先零”,形象地描绘了秋风中的乌桕树叶随风飘落的情景。这里的“西风”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凄凉或感伤。
  • “黄菊杯深酒未醒”,通过黄菊与酒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杯深酒未醒”也暗示了诗人在享受这种平静时刻时,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种宁静中。
  • 第二句“何处砧声忽惊觉,露华明月满中庭”,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砧声”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劳作声或是其他自然声响,它打破了夜间的宁静。而“露华明月”则强调了月光下的庭院景象,营造出一个既清冷又美丽的夜晚画面。
  1. 作品鉴赏
  • 此诗不仅展示了秋天的自然美景,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在简单的描述中展现出深远的意境和情感。
  1. 文化影响
  • 王恭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风和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对《秋窗睡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秋窗睡觉》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