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过陈氏园林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
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泛大影,可以澄心目。
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恭的《暮秋过陈氏园林》是一首描绘宁静而季节特色的园林景象的明代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诗人简介与时代背景
  • 作者王恭:王恭,明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人阶层较为活跃,诗作中常常流露出个人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反思。
  1. 诗歌内容详解
  • 开篇点题:首句“幽人栖隐处”,直接点出了园中主人的隐逸生活,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自然景观描述:“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两句描述了秋季的丰收景象,橘子和梨子在秋天成熟,色彩斑斓,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池水与心境:“方池汎大影,可以澄心目”则通过水面的倒影,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 生活哲理:“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理念。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艺术手法:王恭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文化内涵: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文化内涵。

王恭的《暮秋过陈氏园林》作为明代的一首佳作,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能够领略到他们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