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深不极,孤棹独容与。
白发尚渔竿,何心恋圭组。
翛然水木兴,浩荡沙鸥侣。
回首莓苔峰,苍茫夜来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沧波深不极,孤棹独容与。
白发尚渔竿,何心恋圭组。
翛然水木兴,浩荡沙鸥侣。
回首莓苔峰,苍茫夜来雨。
方壶渔隐图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王恭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背景,以及其作者王恭的相关介绍如下:
作者简介:王恭,字安中,号皆山樵者,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与高木秉、陈亮等文士的唱和中,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影响力。
写作背景:据传王恭在中年时期选择隐居七岩山,过着以樵夫自居的生活长达20多年,这种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刻体验和描绘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方壶渔隐图》中的诗作很可能就是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产生的。
艺术特色:《方壶渔隐图》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中“沧波深不极,孤棹独容与”通过简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水域的无限遐想,而“何心恋圭组”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一个文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与寄托的情感状态。
王恭的《方壶渔隐图》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