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初秋同叔韬彦时游崇山兰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同叔韬彦时游崇山兰若》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与友人游于崇山兰若的初秋景象和心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首联“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描写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画面。诗人乘坐船只沿着清澈的长江顺流而下,两岸青山环抱,村庄依山傍水,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这里的“抱”、“幽”两个词用得极妙,不仅描绘出了江水的蜿蜒曲折,更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颔联“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则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美丽景色。诗人看到绿竹吐露着新的嫩芽,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而红色的莲花已经凋谢,花瓣飘落在江水中。这里的“新粉”、“故衣”都是形容荷花的颜色,通过对比映衬,使得景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颈联“白鸟忽点上,孤云将何依”则描绘了江面上的动态美。忽然一群白鸟从水面飞起,打破了原有的宁静;而远处的孤云也在天空中飘荡,不知该往何处去。这里的“点上”、“将何依”都富有诗意,既形象地描绘了白鸟的动作,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迷茫。
尾联“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想要乘着这美丽的景色,飞到遥远的吴越地区去看一看那里的风景;而梦中的他则在一夜之间飞过了镜湖,看到了皎洁的月光。这里的“梦吴越”、“飞度镜湖月”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兴奋。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