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聚吾父母转北司徒郎

才瞻棨戟下炎荒,又促公车入帝乡。
画省含香新宠渥,金亭飞舄旧循良。
延津剑拂秋霜肃,南海珠悬夜月光。
东事正当戎马急,边储谁念转输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聚吾父母转北司徒郎》是明朝诗人王凤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也在历史背景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王凤翎,明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1. 诗歌原文
    东事正当戎马急,边储谁念转输忙。
    才瞻棨戟下炎荒,又促公车入帝乡。
    画省含香新宠渥,金亭飞舄旧循良。
    延津剑拂秋霜肃,南海珠悬夜月光。
    东事正当戎马急,边储谁念转输忙。

  2. 诗歌赏析

  • 背景解读:《送李聚吾父母转北司徒郎》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国家正值战乱频繁、边疆紧张之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凤翎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 意象分析:诗歌中“东事正当戎马急,边储谁念转输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正处于战争与紧张之中,而边防的物资供应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同时,“才瞻棨戟下炎荒,又促公车入帝乡”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
  • 情感表达:王凤翎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家人的深情。他希望国家能够度过难关,同时也希望能够早日见到远在他乡的父母。
  1. 作品影响
  • 《送李聚吾父母转北司徒郎》作为明代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它的创作不仅体现了王凤翎高超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送李聚吾父母转北司徒郎》不仅是王凤翎个人的杰作,也是明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