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诗

西风凭吊景前贤,豸绣威名著简编。
暂建朱幡辞北阙,独乘骢马驻南天。
擐躬甲胄平诸峒,横槊鸿文涌百川。
恩渥九重深雨露,越台遗构拟凌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诗》,作者是明代的毛可珍,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悼念之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毛可珍,字子仪,号西庐,明诸暨人。他是明代的文学家,以诗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
  • 西风凭吊景前贤,豸绣威名著简编。暂建朱幡辞北阙,独乘骢马驻南天。擐躬甲胄平诸峒,横槊鸿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台遗构拟淩烟。
  1. 诗句解析
  • 第一句“西风凭吊景前贤”,表达了作者面对故去的亲人时,内心的哀思与追忆。
  • “豸绣威名著简编”,形容其家族的声望和成就,用“豸绣”象征其家族的荣誉与尊贵。
  • “暂建朱幡辞北阙”,描述了一种告别的场景,朱幡为红色的旗帜,象征着对往昔的告别和哀悼。
  • “独乘骢马驻南天”,表现了作者孤独而坚定的情感,骢马是古代的一种名马,代表着忠诚和高贵。
  • “擐躬甲胄平诸峒”,描绘了一幅英勇的形象,甲胄指的是战士的铠甲,平诸峒意味着平定叛乱或灾难。
  • 结尾的“恩渥九重深雨露,越台遗构拟淩烟”,则表达了对逝者深厚的怀念之情和对其遗留下来的建筑的赞美。
  1. 文化意涵
  • 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蕴含着对家族荣耀的传承和对逝去者的缅怀。
  • 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物,如衣冠冢(衣冠即指死者),以及战袍、战马等军事元素,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1. 艺术风格
  •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独特,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情感表达真挚而感人,是明代诗词中的佳作。

这首《挽四世伯祖忠襄公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先人的深切哀思,还展示了明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