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远嚣尘,松泉落涧滨。
山云常共醉,海月不羞贫。
看竹琴留客,寻芝鹿傍人。
露巾裁落芰,野饭荐香芹。
树变啼园鸟,溪游纵壑鳞。
蕙床眠薄暝,桂酒赏芳春。
入社高僧共,寻山短屐频。
市城能扫迹,迟尔结为邻。
山居约马自牧同隐
介绍
《山居约马自牧同隐》是明代诗人王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隐退生活态度。
诗的开篇“卜筑远嚣尘,松泉落涧滨”,通过“卜筑”和“松泉”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选择在幽静的山谷中建造居所的决定。《山居约马自牧同隐》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生活画卷。首联“卜筑远嚣尘,松泉落涧滨”写诗人选择在山涧边建造居所,避开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与自然的亲近。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而且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深刻洞察。
诗句中的“山云常共醉,海月不羞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山云”和“海月”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两个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述,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映射,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理解。
“看竹琴留客,寻芝鹿傍人”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在竹林中弹琴,欣赏自然之声;同时,他也喜欢寻找灵芝和鹿,这些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象征隐逸的物件。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追求。
诗中的“露巾裁落芰,野饭荐香芹”等句子,则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日常饮食。这里的“露巾”、“落芰”和“野饭”都是非常朴素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但正是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更加凸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
《山居约马自牧同隐》不仅是一首表达隐逸生活理想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美好世界,同时也启发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