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下杨花似雪,枕边香腻如云。为我飘零踪不定,几年独自黄昏。谁信桃花依旧,只留月印重门。
钿剩龙膏不暖,绣残凤履犹存。日暮碧云空自合,漫教燕语殷勤。简得鲛绡红泪,今朝借作招魂。
河满子 · 客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帘下杨花似雪,枕边香腻如云”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静谧画面。在这幅画中,帘下的杨花飘落得如同洁白的雪花,而枕头旁的香气则浓密如同云朵一般,充满了诱惑与浪漫的氛围。
《河满子·客归》是明代诗人方文席所作,全诗如下:
帘下杨花似雪,枕边香腻如云。为我飘零踪不定,几年独自黄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游子归来的情感和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杨花飘零的景象以及游子独自在家等待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与重逢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杨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孤独则是对旅居他乡、漂泊无定生活的写照。
《河满子》原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绝,后来被方文席改编为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言律诗以更加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远行的游子的思念之情。其中,“绣衣貂裘明积雪”一句,用华丽的服饰来比喻游子的荣耀地位,同时“飞书走檄如飘风”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上的忙碌和匆忙。整首诗通过对游子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其在外漂泊多年仍不忘家国情怀的深深敬意。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是苏轼的一首词作,该词不仅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苏轼在词中直率地表达出对当前人事安排的不满,并借此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矛盾和变革。
无论是诗歌还是词作,它们都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