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冗兼叹失仆

春残未有醉工夫,尘冗何曾半日无。
伴客茶浆真水厄,欠人书牍似金逋。
应门妄想林宗辈,恋主惭无颖士奴。
茗事亲操差不恶,蒲葵扇子竹根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彦泓的《苦冗兼叹失仆》通过描绘诗人忙碌而清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苦冗兼叹失仆》是明代诗人王彦泓的作品,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更反映了他内心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感悟。

诗歌的开篇“春残未有醉工夫”直接揭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春天即将过去,但诗人却未能找到片刻的闲暇来享受时光。这种“春残”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在繁忙中感受时间的无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紧接着,“尘冗何曾半日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这里的“尘冗”,即世俗事务缠身,诗人用“何曾”强调了这种忙碌状态之久,几乎无处不在。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时间的剥夺,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压迫。

诗歌中的“伴客茶浆真水厄”,以及“欠人书牍似金逋”,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社交应酬中的困境。茶浆本应是一种享受,但在诗人眼中却变成了一种负担;书写往来本是必需的工作,却被比作沉重的债务。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反映了物质层面的窘迫,也映射了诗人精神上的重压。

诗歌后半部分,“应门妄想林宗辈,恋主惭无颖士奴”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林宗辈”可能指的是高洁之士或道德楷模,而“恋主惭无颖士奴”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职责感的反思。虽然表面上看似忠诚于自己的主人,但实际上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没有达到那些道德标杆的水平。

“茗事亲操差不恶,蒲葵扇子竹根炉”两句,以轻松的笔触带出了诗人生活中的一点乐趣。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忙碌和压力,但诗人依然能够找到一丝慰藉,比如亲自操持茶事,使用蒲葵扇子和竹根炉,这些简单而自然的物件,成为了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

王彦泓的《苦冗兼叹失仆》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状态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揭示了人在忙碌和压抑中的生存状态,同时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