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鲤台

白云几来去,紫藓伴青苔。
鱼寐钓不起,空馀古石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钓鲤台》是明朝伦以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水墨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伦以谅,明广东南海人,字彦周,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嘉靖帝即位后成进士。他的生平虽然不明确,但其在明朝的文官生涯可窥一斑,其文学作品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文化风貌。
  1. 诗歌原文
  • 一水明两岸,千峰长绿苔。
  • 凭高窥鸟道,寻胜得鱼台。
  1. 诗歌赏析
  • 《钓鲤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态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一水”与“千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水的清澈与山的苍翠,又通过“绿苔”一词,传达了岁月静好的氛围。
  • 诗人站在高处,“凭高窥鸟道”,这一动作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而“寻胜得鱼台”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追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某种平衡。
  1. 写作背景
  • 尽管目前无法得知《钓鲤台》的具体创作时间,但可以推测这是在明朝中后期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为《钓鲤台》这样的作品提供了土壤,使其得以产生并流传至今。

《钓鲤台》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或许可以从中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