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剑孤城暮,登台万壑秋。
潮平沙岸小,月落岛烟浮。
白鹿通夷国,黄云满戍楼。
南征断消息,横吹不胜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倚剑孤城暮,登台万壑秋。
潮平沙岸小,月落岛烟浮。
白鹿通夷国,黄云满戍楼。
南征断消息,横吹不胜愁。
《小岞石台》是明代诗人叶春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受和无尽忧虑。
《小岞石台》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背景。叶春及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现实。诗中的“倚剑孤城暮”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坚韧的精神追求;“登台万壑秋”则透露出诗人在壮美的山峦之间寻觅灵感和寄托思绪的情景。
诗中的自然景观描述也颇具特色。如“潮平沙岸小”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海边景象;“黄云满戍楼”则通过色彩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疆的苍凉与悲壮。这种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的处理方式,使得《小岞石台》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歌,更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
《小岞石台》不仅体现了叶春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