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松柏违亲垄,此日清明又客途。
满眼郊原倾绿蚁,侧身天地愧慈乌。
蓼莪篇废愁仍在,林木风来静自呼。
隔岸哀猿更呜咽,一声肠断粤山孤。
藤州清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藤州清明》
在阅读明代叶春及的《藤州清明》时,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深沉的世界。诗中的叶春及,字化甫,浙江归安人,是隆庆初年的乡举授教谕,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十年松柏违亲垄,此日清明又客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参加清明祭祖的情景,松柏依旧,但诗人已不再能回到故乡,只能在客途中缅怀先人。满眼郊原倾绿蚁,侧身天地愧慈乌。这句诗中,诗人用“郊原”和“天地”来比喻广阔的自然景象,同时将自身与自然界中的生物相比,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蓼莪篇废愁仍在,林木风来静自呼。这里,“蓼莪篇”可能是指古人关于丧葬礼仪的诗歌,诗人虽已不再参与这些仪式,但内心的悲伤仍然挥之不去。而林木的风声似乎在安慰他,告诉他要坚强面对生活的苦难。隔岸哀猿更呜咽,一声肠断粤山孤。最后一句,通过描述远处传来的猿啼声,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孤独的身影和无尽的哀愁。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情感的一种体现。
读完《藤州清明》,我深深地被诗人的情感所感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碌于生活与工作之中,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然而,正如叶春及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敬畏大自然、珍视历史文化的心。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宁静乡村,我们都应该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美,从历史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