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楼秋兴

万石楼高切太虚,家贫还得此楼居。
青山入户寒偏瘦,绿鬓逢秋晚渐疏。
北郭长楸朝骋马,西邻明月夜吹竽。
成都扬子惟清净,门外无人只著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第一楼秋兴·其一》是明代叶春及的作品,该作品通过描绘万石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将对《第一楼秋兴·其一》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叶春及(约1430年-约1516年),明代文学家、画家。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叶春及其人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其诗作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作品原文:《第一楼秋兴·其一》全文如下:

万石楼高切太虚,家贫还得此楼居。
青山入户寒偏瘦,绿鬓逢秋晚渐疏。
北郭长楸朝骋马,西邻明月夜吹竽。
成都扬子惟清净,门外无人只著书。

  1.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万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万石楼高切太虚”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所处地势的高度和视野的广阔之感;“家贫还得此楼居”则透露出诗人虽身处贫困之中,却能享有如此美景的难得与珍贵。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寒偏瘦”的青山与“绿鬓逢秋晚渐疏”的诗人自身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心理反差,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2. 写作背景:叶春及生活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关注政治现实,但也有不少人选择隐逸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叶春及的这首《第一楼秋兴·其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一楼秋兴·其一》不仅是叶春及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宝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领略明朝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