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罗台

为爱罗浮四百峰,筑台江上看芙蓉。
青苔坐扫蛟龙动,白发游怜鹤鹿从。
云起锦屏开绝壁,雨晴素练挂疏松。
问余石洞幽栖处,东望巑岏第几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观罗台》是明代诗人叶春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高远脱俗的审美境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叶春及,字化甫,浙江归安人,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后因上书陈时政而闻名。
  • 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惠安知县、户部郎中等职。
  1. 诗歌原文
    为爱罗浮四百峰,筑台江上看芙蓉。
    青苔坐扫蛟龙动,白发游怜鹤鹿从。
    云起锦屏开绝壁,雨晴素练挂疏松。
    问余石洞幽栖处,东望巑岏第几重。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罗浮山观赏美景的心境。首联“为爱罗浮四百峰”,直接表达了对罗浮山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筑台江上看芙蓉”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江边筑台欣赏芙蓉的画面,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
  • 生态与哲理:诗中“青苔坐扫蛟龙动”和“白发游怜鹤鹿从”两句,不仅刻画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寓意着生命无常和岁月无情。“云起锦屏开绝壁,雨晴素练挂疏松”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 人生思考:最后两句“问余石洞幽栖处,东望巑岏第几重”则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归宿和精神寄托的思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一个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而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投射,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
  • 语言优美:叶春及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音乐感。

《题观罗台》是一首充满哲理、情感丰富且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才情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人生启示和艺术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