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茅山访郑炼师

小隐居城市,悠然寄一丘。
青山同入定,黄叶自悲秋。
湖影摇晴榻,钟声度暝楼。
丹砂何日就,期尔在玄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三茅山访郑炼师》是明代田艺蘅的诗词作品,以其描绘隐士在都市中的生活画面而著名。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田艺蘅: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
  • 作品特点:田艺蘅的诗词作品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常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1. 诗词原文
  • 小隐居城市,悠然寄一丘。
  • 青山同入定,黄叶自悲秋。
  • 湖影摇晴榻,钟声度暝楼。
  • 丹砂何日就,期尔在玄洲。
  1. 诗歌赏析
  • 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小隐居城市”这一开篇,暗示主人公虽身处繁华之地却不为所动,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自然与人:诗中“青山同入定”“黄叶自悲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
  • 生活情趣:通过对湖光山色和钟声的描述,传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诗作创作于明代,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常常借助隐逸题材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追求。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田艺蘅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隐喻:诗中的自然元素如“青山”“黄叶”不仅是实景的描绘,也象征着隐士的心境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到那份超脱尘嚣的宁静。

《游三茅山访郑炼师》不仅是一首表现隐士生活的诗词,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