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西湘水流,客来城下系孤舟。
隔江几树残杨柳,留与啼乌伴白头。
长沙水陆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沙水陆洲》是一部由明朝诗人叶子奇创作的诗文。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长沙城西湘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感慨。
《长沙水陆洲》是明朝大学者叶子奇的作品。叶子奇(约公元1327年—1390年前后在世),号静斋,浙江龙泉人,师从王毅,明“理一分殊”之论旨,悟圣贤之学以静为主,因此得号“静斋”。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领域,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
《长沙水陆洲》描绘了长沙城西湘江边的景象。诗中提到“客来城下系孤舟”,以及“隔江几树残杨柳”,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孤舟”、“残杨柳”和“啼乌”等具体形象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
《长沙水陆洲》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厚。根据相关介绍,水陆洲全长5公里,宽40至200米,若站在岳麓山上远眺,它宛如一根长带,飘浮在湘江上。关于其来历,有种种传说,如渔民编织腰带送胡子爹的故事等。这些传说增添了作品的文化韵味,使其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一部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长沙水陆洲》不仅是明朝诗人叶子奇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一部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