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台臣

关塞笳声动角弓,春愁摇落旅烟中。
绨袍缱绻燕门月,彩笔纵横汉苑风。
春雨一灯寒夜碧,浮云双阙夕阳红。
千秋莫负蒲轮意,曳履传家属钜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台臣》是明朝申佳允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国难时刻坚守忠诚的决心。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经历:明末清初,申佳允是一位忠烈之士,他在甲申之变中殉国死节,被赐予谥号为“节悯”。入清后,朝廷对他的忠贞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表彰。
  • 文学成就:申佳允不仅在政治领域展现了自己的忠诚与勇气,他的文学作品也广受赞誉。他著有《申端悯公 诗 集》、《申端悯公文集》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 《赠李台臣·其一》:烽火遥惊塞上行,那堪握手问浮名。闭门拟著潜夫论,载酒相怜白也情。家衍缥缃传素谱,诗连春雪是难兄。龙精一剑虹光合,宫草霏微御水平。
  • 《赠李台臣·其二》:烽火遥惊塞上行,那堪握手问浮名。闭门拟著潜夫论,载酒相怜白也情。家衍缥缃传素谱,诗连春雪是难兄。龙精一剑虹光合,宫草霏微御水平。
  1.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这两首诗充分展现了申佳允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赠李台臣·其一》中的“烽火”象征着动荡的时代背景,而“握手问浮名”则揭示了在乱世中,人们对于友情和忠诚的珍视。
  • 艺术特色:申佳允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如“潜夫论”、“白也情”,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深度。同时,他的语言简练而又不失韵味,显示出高超的文学造诣。

《赠李台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晚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