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雍七子诗

淮南春翠蔼,幽谷何窈窕。
文章焕国华,风雅矜清妙。
花砖拂瑞烟,梧掖红庭燎。
摇笔扫欃枪,请剑撼苍峤。
错落风雷泣,震荡山鬼啸。
敌气骄秋尘,神龙轶险突。
环玦循无端,瑚琏重清庙。
南国有佳人,北极遥瞻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雍七子诗》是明代申佳允创作的一首古风诗

《南雍七子诗》的作者是申佳允,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生于1602年,卒于1644年,是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他曾任明末官员,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等职,在崇祯四年进士及第。甲申之变发生时,申佳胤为国殉难,谥号为节悯。入清后,申佳胤受到褒扬忠烈的待遇,并获赐谥端悯。

诗歌的内容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淮南春翠蔼,幽谷何窈窕”描绘了春天淮南地区的美丽景色,而“文章焕国华,风雅矜清妙”表达了对国家文化的赞美和自豪。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窥见作者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诗歌中的“花砖拂瑞烟”等描述,也展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美学特点。

《南雍七子诗》不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明朝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首诗体现了明朝文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国家文化的自豪,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不仅能欣赏到明朝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申佳允的《南雍七子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背后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