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郭舍人赠蜡梅

郭相名园近上林,蜡梅开遍总如金。
花含正气冰霜怯,色占中央雨露深。
枝上远疑黄蝶缀,鬓边惟称玉人簪。
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郭舍人赠蜡梅》是明代文学家史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史谨是明朝的一名文人,他以创作诗歌见长,其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观察。
  2. 诗歌原文:《谢郭舍人赠蜡梅》的全文如下:“郭相名园近上林,蜡梅开遍总如金。花含正气冰霜怯,色占中央雨露深。枝上远疑黄蝶缀,鬓边惟称玉人簪。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蜡梅的美丽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赞美。诗中的“郭相名园近上林”描绘了蜡梅生长的环境,而“蜡梅开遍总如金”则形象地表达了蜡梅的色泽和美丽。“花含正气冰霜怯,色占中央雨露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蜡梅不畏严寒、傲立雪中的姿态,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文人墨客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谢郭舍人赠蜡梅》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追求。
  5. 艺术特色:史谨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蜡梅”作为主题,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中的“黄蝶”和“玉人簪”等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使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6. 后世影响:史谨的《谢郭舍人赠蜡梅》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模仿,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了解《谢郭舍人赠蜡梅》的背景、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蜡梅一样在逆境中绽放光彩。

《谢郭舍人赠蜡梅》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