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为朱坦翁赋

陇上开云学治生,桑麻绕屋带书声。
汉廷已自闻诸葛,辽海无人识管宁。
牛背雨晴山万叠,萤窗月冷夜三更。
今朝得意趋金马,万里云霄缓辔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耕读为朱坦翁赋》是明代诗人史谨创作的一首田园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朱坦翁的读书人与农耕结合的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

  1. 作者背景
  • 姓名及年代:朱坦翁生活在明代,而诗的作者史谨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
  • 作品风格:史谨的诗歌多表现田园风光和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其作品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1. 诗歌原文
  • 诗中首句“陇上开云学治生”,形象地描述了朱坦翁在陇上(指山陇地区)劳作的同时不忘学习经营之道,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 “牛背雨晴山万叠,萤窗月冷夜三更”这两句诗则具体描绘了他夜晚读书的情景,通过雨后山色的宁静与夜晚萤火虫的光芒,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不仅是对朱坦翁个人生活的描述,更是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赞颂。它体现了诗人对耕读文化的推崇和对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向往。
  • 通过展现朱坦翁在农耕与读书之间的平衡,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理想生活方式,即既要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又要有精神追求的自由。

通过对《耕读为朱坦翁赋》的赏析,可以看到,史谨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捕捉了朱坦翁的生活片段,更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