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踞关

关路盘盘绕翠微,岩花涧草竞春辉。
晚来醉拂吟鞭过,山气蒙蒙欲染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虎踞关》并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由明代的史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过虎踞关》的作者史谨,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是明代苏州府昆山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但不幸在洪武中期被谪居至云南。史谨在云南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他并未沉沦,反而在罢官后选择了侨居南京。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因推荐而被提拔为应天府推官,后又迁至湘阴县丞,最终在退隐中度过了余生。他的性情高洁,喜爱吟咏,擅长绘画,并在南京筑起了独醉亭,卖药自给。

  2. 诗歌原文与鉴赏:这首《过虎踞关》的原文如下:“关路盘盘绕翠微,岩花涧草竞春辉。晚来醉拂吟鞭过,山气濛濛欲染衣。”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幽秀丽,生动描绘了一幅山关景色的画面。通过描写山关的道路、岩石上的花朵和山下的花草,以及傍晚饮酒吟诗的场景,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 作品背景:尽管史谨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他的诗歌创作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他在云南的生活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表达。《过虎踞关》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对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记录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脉络。

史谨的《过虎踞关》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体现。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