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春望尽烟霞,绿竹青松老衲家。
门对三山纡宋苑,碑传二帝狩胡沙。
云边虚阁流清磬,树里寒僧演《法华》。
人代几回登眺处,空余辇道夕阳斜。
天王寺春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王寺春望》是明朝诗人田汝鳷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独特感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
《天王寺春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春景图。诗中提到的招提寺(今称天童寺)位于风景秀丽的天童山区,是一处佛教圣地。在这首诗中,田汝鳷通过对寺庙周围自然风光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中“招提春望尽烟霞”,形容春天时寺庙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如同被轻纱笼罩。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也间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田汝鳷在《天王寺春望》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与哲学思考。诗句“绿竹青松老衲家”可能隐喻着作者对于人生、岁月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在古代文化中,竹子和青松常用作象征高洁品质的物品,而“老衲”则是指僧人,这里可能暗指诗中的僧人或隐者。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思想,这可能也是作者希望通过诗歌表达的一种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寺庙建筑和历史背景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招提寺作为天童山的一部分,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处文化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例如,“门对三山纡宋苑,碑传二帝狩胡沙”这句诗描述了招提寺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相关联,这些历史事件为寺庙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
田汝鳷通过他的诗歌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诗如其人,田汝鳷在《天王寺春望》中所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个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天王寺春望》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吸引读者,还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