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陵望幸

翠华巡幸寝园通,甲帐旌旗御气中。
河岳万灵随驻辇,衣冠千仗扈行宫。
诏传梁甫亲埋璧,闻道浔阳自射龙。
海国天吴莫愁思,圣躬还似厌东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陵望幸》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
    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
    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
  3.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描绘江陵的壮丽景色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和军事状况,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期望。杜甫用“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等诗句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希望皇帝能够继续进行巡视,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
  4.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此时中国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重建时期。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其作品往往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情怀。

《江陵望幸》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大义的深切关怀。在阅读杜甫的诗时,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陵望幸》不仅是一首诗,更是杜甫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关注的一种表达。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