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丞园

辟门通绿野,拓境亘青岑。
宛转繁花径,参差嘉树林。
曲房容宴息,高阁快登临。
杖履生平阔,兹园独赏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中丞园》是明代诗人安希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沉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安希范,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小范,号我素。他是万历十四年进士,曾担任行人、礼部主事等职,后因弹劾高攀龙、吴弘济而触怒皇帝被斥为民,晚年归隐于家乡。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观点,尤其关注时政人物。
  1. 作品原文
  • 辟门通绿野,拓境亘青岑。宛转繁花径,参差嘉树林。曲房容宴息,高阁快登临。杖履生平阔,兹园独赏心。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的“辟门通绿野,拓境亘青岑”展现了一幅开阔的自然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生活场景的刻画:“宛转繁花径,参差嘉树林”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生活气息。这些花和树成为了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情感寄托的对象。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建筑环境的展现:诗中的“曲房容宴息,高阁快登临”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秦中丞园的建筑特色。曲房和高阁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它们为诗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空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品味和追求。
  • 情感表达的深度:“杖履生平阔,兹园独赏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居所——秦中丞园的喜爱之情。尽管身处高位,诗人却选择在此独享宁静,这反映出他的超脱和淡泊。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写作背景
  • 根据文献记载,安希范生活在明朝中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许多文人墨客都卷入其中。然而,安希范并未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而是坚持自己的文学道路和社会理念。因此,《秦中丞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秦中丞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这也是为什么它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