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人

青囊未识已惊回,翻忆当年事可哀。
藏玉有城依祖去,寻龙无处觅君来。
离宫寸地培馀荫,坎首分金空木杯。
但愿清风寒彻底,不妨身卧首阳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山人》是明代诗人任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及其相关人物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 任环,字应乾,号复庵,是明代山西长治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明史》中有所记载。任环以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著称,特别是在抗击倭寇中的贡献,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军人精神和对国家忠诚的态度。他与俞大猷合作,在陆泾坝及马迹山成功破敌,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1. 作品概述与内容分析:《徐山人》作为任环的作品,体现了他在面对艰难挑战时的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2. 作品的艺术特色
  • 任环擅长运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其诗歌结构严谨,韵律和谐。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青囊未识已惊回”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1. 作品的影响与评价
  • 《徐山人》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任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明朝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被后人不断研究和传承。
  • 虽然《徐山人》本身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它所代表的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徐山人》不仅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任环精神世界的缩影,反映了明代文人在动荡时期的独特心态和生活态度。通过对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质,从而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