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公玉来韵

所居非一一,随地足平生。
吾志在山水,因之移性情。
不材人共弃,何幸老无成。
愿得长如此,终身住铁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程公玉来韵”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程通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程通,字彦亨,明徽州府绩溪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年燕王兵起时,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后进左长史。
  • 主要贡献:程通的作品《和胡公韵》和《和项公韵》等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成就,尤其在律诗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1. 诗歌原文
  • 首句“一气回钧万事新”,寓意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次句“由来元旦属初旬”,指出新年始于冬至后的第一天,即元旦。第三句“岁除癸丑年丁丑”,“岁除”指旧岁的结束,而“癸丑年”和“丁丑”则具体到了某一年的生肖与干支组合。第四句“月建壬寅日甲寅”,“月建”指的是农历月份的天干地支,而“日甲寅”则明确了具体的日期。第五六句“春满龙颜熙日角”,“春满”描述春天的气息充满大地,而“龙颜”则暗指皇帝的威严。最后两句“云屯虎旅定天垠”,“云屯”意味着云层聚集,象征着战争或动荡的局势。而“龙旅虎旅”则分别指代军事行动中的龙和虎,最终“定天垠”表明这些行动最终将平定边疆。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每一句都严格遵循平仄声调的规则。
  • 意象丰富:“春满”“龙颜”等字眼赋予了诗中景象以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情感深沉:通过对新春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盼与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明朝时期,当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祈愿。
  • 个人情感:作为忠诚的臣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和程公玉来韵》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经典律诗,也是程通个人政治抱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在今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