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
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
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
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
答粹之清平献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粹之清平献捷》是明朝诗人祁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祁顺,字致和,号巽川,明代东莞梨川人。祁顺天顺四年进士,选拔首甲,后因姓名与皇帝朱祁镇音近,讳抑置二甲第二名。历任兵部主事、出巡山海关等职,升员外郎郎中。在任职期间,祁顺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也因其正直的品格受到赞誉。他的许多著作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
诗歌原文及翻译:《答粹之清平献捷》中,“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描绘了一幅战前紧张而又庄严的画面。诗中的“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军队士气的提振。最后两句“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纪念。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七言律诗,《答粹之清平献捷》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范,但在内容上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联系。
《答粹之清平献捷》不仅是祁顺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影响了后世无数读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