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归云庵留题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
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
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晓归云庵留题”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古诗的标题。这首诗名为《春晓归云庵留题》,作者是明朝的朱长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朱长春是明代的诗人,其生平事迹在现有的资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从这首诗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可以推测他是一位喜爱自然、注重内心体验的人。
  2. 诗句解析:“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草覆盖着山路,平坦的田野旁是寺庙的门。这句诗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
  3. 情感表达:“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传达了作者对喧嚣的不满,认为春天的游客不多,而那些偶尔出现的鸟儿也因为人声而显得喧闹。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 审美追求:“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山色翠绿,适合静坐冥想,花红落在小轩中,增添了一份诗意。
  5. 哲理思考:“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诗人通过对清幽环境的欣赏,进一步表达了对道法自然哲学理念的认同,这种哲学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春晓归云庵留题》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静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