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黄道中

走马岑黄路,诗应不费寻。
隔溪茅屋水,近郭竹坡深。
路曲盘山顶,人劳息木阴。
驿楼应咫尺,衙鼓正沉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岑黄道中》是明代诗人江源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江源,字一原,号桂轩,出生于江村的明代诗人。《岑黄道中》是他在仕途中的一次旅行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这种身份的变迁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岑黄道中》中,他通过对旅途所见景象的描述,透露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2. 诗作原文及鉴赏:《岑黄道中》全诗如下:走马岑黄路,诗应不费寻。隔溪茅屋水,近郭竹坡深。路曲盘山顶,人劳息木阴。驿楼应咫尺,衙鼓正沉沉。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著称。首句“走马岑黄路”便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紧接着第二句“诗应不费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无需刻意寻觅,一切皆在心中自有所得。

  3. 创作背景:江源在成化元年(1465年)成为解元,五年后进士及第。此后他曾担任过上饶知县、户部主事等职,历任郎中等职务。他还曾任职于四川,镇守松潘,并在当地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在任期满后,江源请求退休,返回家乡享受清闲生活。他晚年的作品多体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通过了解《岑黄道中》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文学价值,人们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这首古诗所蕴含的深邃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