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平分夜,寒堂独坐时。
松州万里客,穗石十年思。
云重月轮没,风狂烛影攲。
欲寻天柱赏,谁是赵知微。
中秋雨夜书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雨书感”是明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秋”和“夜”为线索,将作者的身世、感情以及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风格。
首句中,“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人团圆的时刻。但在这个夜晚,诗人却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独自面对孤独。
次句中的“夜”,是指诗人所处的时间是夜晚,而“雨”则是自然现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雨水淅淅沥沥地落下,仿佛在为诗人的情绪伴奏,使他更觉凄凉。
第三句“灯前明月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坐在灯前,看着明亮的月光,似乎看到了家人团聚的情景,但却无法实现。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抬起头来,看到的是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却想到了远方的家乡。这种对比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深度。
“中秋雨夜书感”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