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集李

妾本洛阳人,颜色桃花红。
一叹倾城欢,朝入天苑中。
龙颜惠殊渥,乘云驾轻鸿。
锦衾抱秋月,罗衣轻春风。
一辞玉阶下,山海几千重。
宝镜匣苍藓,舞衣罢雕笼。
春去复秋来,绿鬓成霜蓬。
秋风散杨柳,雪花照芙蓉。
望望不见君,吾心安所从。
古来妾薄命,萧萧长门宫。
睹物知妾意,龙剑有雌雄。
雄剑藏玉匣,神物会当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妾薄命集李》并非一个已知的文学作品。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确认《妾薄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它借用了乐府古题,通过描写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命运变迁,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因色衰而失去爱情的悲剧命运。以下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妾薄命》创作于唐代,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2. 艺术特色:李白擅长运用自然意象和浪漫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妾薄命》中的“依题立义”表明了诗歌的创作目的,即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来探讨更深层次的主题。

  3.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是李白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

  4. 文学地位:《妾薄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李白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追求。

  5. 读者评价: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妾薄命》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许多学者和研究者认为,这首诗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依据乐府古题创作的五言古诗,通过对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的叙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这首诗不仅是李白个人创作才华的体现,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