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离紫府入秦城,水路迢迢数月程。
北客共知元有种,东君谁料太无情。
群芳各藉阳和力,一树何孤雨泽荣。
醉里师雄呼不醒,翠禽空绕月三更。
惜红梅
介绍
《惜红梅》是明代诗人朱诚泳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对这部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朱诚泳,安徽凤阳人,号宾竹道人,为明宗室。他曾任正学书院院长,并在长安建立了鲁齐书院,教授军士子弟。朱诚泳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其诗歌风格独特,擅长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惜红梅》的创作时间未详,但根据其内容可推测,该诗可能创作于朱诚泳任正学书院院长期间。当时正值明朝初年,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朱诚泳在长安建学立教,积极传播文化知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诗歌原文:暂离紫府入秦城,水路迢迢数月程。北客共知元有种,东君谁料太无情。群芳各藉阳和力,一树何孤雨泽荣。醉里师雄呼不醒,翠禽空绕月三更。
诗歌赏析:《惜红梅》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坚韧不拔、不畏风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中“暂离紫府入秦城”一句,暗示了作者因公务而暂时离开京城紫禁之府,前往秦城(今咸阳)处理事务。“一树何孤雨泽荣”则表达了梅花即使孤立无援,也能在雨中绽放光彩,显示出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艺术特色:《惜红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其次,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北客共知元有种,东君谁料太无情”,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生之思,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历史影响:《惜红梅》不仅是朱诚泳个人的杰作,也是明代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和学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它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
文化意义:《惜红梅》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歌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它也启示现代人要像梅花一样,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惜红梅》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不仅展示了朱诚泳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对于学习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深入了解这首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