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秋官车郎中还京

九重恩礼厚同宗,天上仙郎远锡封。
袖带玉炉香馥郁,口传金殿语从容。
秦关自昔山河壮,汉省于今雨露浓。
看取归朝还使节,定知飞步接夔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秋官车郎中还京》是明代诗人朱诚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朱诚泳,字宾竹,号简斋道人,安徽凤阳人。他是明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的玄孙,弘治元年被袭封为秦王。朱诚泳在长安建立了正学书院,并在旁边建立了小学。他的工诗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赞赏,有《经进小鸣集》等作品流传。
  1. 诗歌原文
    九重恩礼厚同宗,天上仙郎远锡封。
    袖带玉炉香馥郁,口传金殿语从容。
    秦关自昔山河壮,汉省于今雨露浓。
    看取归朝还使节,定知飞步接夔龙。

  2. 诗歌赏析

  • 首联“九重恩礼厚同宗”:描述了皇帝给予秋官车郎中的高度恩宠和同宗族的尊重。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帝的尊贵地位,而“恩礼”则表达了皇恩浩荡、恩泽深厚。
  • 颔联“天上仙郎远锡封”:通过“天上”这一比喻,展现了秋官车郎中的尊贵身份,如同天上的神仙一般受人尊敬。同时,“远锡封”意味着这种地位是远远超越世俗的。
  • 颈联“秦关自昔山河壮”与“汉省于今雨露浓”: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秦关(指秦时的关隘)和汉省(汉代的行政区划)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如今的景象。这里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
  • 末联“看取归朝还使节,定知飞步接夔龙”:通过“看取”和“定知”这样的词语,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坚定的信心。这里的“飞步”比喻秋官车郎中的前程似锦,“夔龙”则象征着尊贵和成功。

《送秋官车郎中还京》不仅仅是一首诗词,它更是一段历史、一份记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