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小队出蓝关,一路凌兢马足悭。
万里同云迷玉宇,满天霏雪幻银山。
枝翻宿鸟惊难定,苔长新痕湿未斑。
却忆昌黎经此日,凭谁沽酒慰愁颜。
和杨宪副应宁过蓝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杨宪副应宁过蓝桥》是一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作品,全文如下:摇摇小队出蓝关,一路凌兢马足悭。万里同云迷玉宇,满天霏雪幻银山。枝翻宿鸟惊难定,苔长新痕湿未斑。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杨宪副应宁一同经过蓝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旅途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的感受。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和杨宪副应宁过蓝桥》是一首典型的明七言古诗。这种体裁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节奏明快、情感丰富,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这首诗中,“摇摇小队出蓝关”,以简洁的语句表达了队伍缓缓行进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平静而又紧张的旅途画面;“一路凌兢马足悭”,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的“万里同云迷玉宇”和“满天霏雪幻银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变幻莫测的雪花,更通过“同云”与“银山”的比喻,表达了旅途中对理想与美好未来的追求。
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通过对古代传说中的裴航故事的引用,朱诚泳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且引人深思。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内涵。
朱诚泳通过使用如“枝翻宿鸟惊难定”等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动感。这些生动的语言不仅使诗歌更加优美,也使其成为一首能够触动人心的佳作。
《和杨宪副应宁过蓝桥》不仅是一首表达旅途经历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艺术价值和文化意味的作品。朱诚泳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美丽的旅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