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次韵

纷纷瑞叶下遥天,宫阙高寒搅夜眠。
指露却愁东郭履,兴阑还笑剡溪船。
党姬风味羊羔酒,谢女才情柳絮联。
最喜太平先有兆,一冬三白遍秦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胜之咏雪》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王安石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万户千门车马稀,行人却返鸟休飞。
    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
    素发联华惊老大,玉颜争好羡轻肥。
    朝来已贺丰年瑞,更问田家果是非。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象: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雪后的宁静景象,万户千门车马稀少,行人稀少,鸟儿也停止飞翔。这描绘了一种寂静而纯净的自然状态。
  • 象征意味:后两句“玲珑翦水空中堕,的皪装春树上归”通过“的皪”这一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雪花轻盈地在空中落下,好似春天树木上装扮的花饰,给人以美的享受。
  • 人物情感:第三联“素发联华惊老大,玉颜争好羡轻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对比,表达了一种岁月不居、美人迟暮的情感,同时暗含着对年轻美貌的羡慕。
  • 社会关怀:最后两句“朝来已贺丰年瑞,更问田家果是非”则反映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以及对他们生活状况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对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期盼。
  1.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推行变法之时,当时正值大雪纷飞,王安石在京城目睹了这场自然的美景,同时引发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次韵王胜之咏雪》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貌,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哲学意蕴。王安石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