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祀山川偶成

珊珊玉佩候严更,躬祀山川体至情。
匝地风云初缭绕,一天星斗正澄清。
洋洋神贶应来格,肃肃愚衷愧未诚。
但愿满郊禾黍熟,普教民物遂生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祀山川偶成》是明代诗人朱诚泳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祭祀的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
  • 朱诚泳:字宾,安徽凤阳人,明宗室。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意境深远,尤擅长写景抒情之篇。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崇敬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歌原文
  • 珊珊玉佩候严更,躬祀山川体至情:描述了诗人穿着玉佩,在严冬之夜,亲自前往山川进行祭祀,以表达他对自然与祖先的深深敬意。
  • 匝地风云初缭绕,一天星斗正澄清:形象描绘了夜晚山间的景象,风云缭绕,星斗闪烁,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自然画面。
  • 洋洋神贶应来格,肃肃愚衷愧未诚:表达了诗人虽然诚心祈祷神灵降福,但内心仍感愧疚,因为自己的虔诚未能完全达到。
  • 但愿满郊禾黍熟,普教民物遂生成:寄托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希望整个田野都丰收,百姓生活得以安定和谐发展。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崇拜:通过描写山川的美景和自然现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对祭祀的反思:通过祭祀活动,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寄托。
  • 对社会的关怀: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秋祀山川偶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进行宗教祭祀的诗歌,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次抒发和一次自我净化的过程。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