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名山入梦多,旧游踪迹复如何。
灵源有性藏真火,绝壁无尘拥黛螺。
冰泮磻溪增潋滟,云开太白露嵯峨。
眼前有景谁收拾,都付渔樵作浩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夜夜名山入梦多,旧游踪迹复如何。
灵源有性藏真火,绝壁无尘拥黛螺。
冰泮磻溪增潋滟,云开太白露嵯峨。
眼前有景谁收拾,都付渔樵作浩歌。
朱诚泳并未创作名为《忆西山暨凤泉旧游》的作品。实际上,《忆西山暨凤泉旧游》是明代诗人张岱的一首七言律诗。《忆西山暨凤泉旧游》全文如下:
夜夜名山入梦多,
旧游踪迹复如何。
灵源有性藏真火,
绝壁无尘拥黛螺。
冰泮磻溪增潋滟,
云开太白露嵯峨。
眼前有景谁收拾,
都付渔樵作浩歌。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和凤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旧日游历的回忆。诗中“夜夜名山入梦多”描绘了诗人对名胜古迹的深深眷恋,而“冰泮磻溪增潋滟,云开太白露嵯峨”则形象地展现了山川河流在季节交替时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眼前有景谁收拾,都付渔樵作浩歌”则流露出诗人对世间美景无法永久留存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渔夫樵子对这些美景的自然欣赏和吟唱。
《忆西山暨凤泉旧游》是明代诗人张岱的作品,而非朱诚泳所创作。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