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阴云阔如席,太空欲净风无力。
老龙下卷河水乾,咫尺终南浑莫识。
昼夜翻盆未肯休,宫庭行潦成横流。
千门万户虞覆压,顾我仍怀杞国忧。
秦川父老念禾麦,坐视泥涂愁窘迫。
三边赋税积如山,转运动烦千万石。
安得阳乌现海东,照彻后土天之中。
照彻后土天之中,遂令佳气回年丰。
弘治辛亥夏久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诚泳的《弘治辛亥夏久雨》是明代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弘治辛亥年夏季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及其带来的困扰和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作原文:万里阴云阔如席,太空欲净风无力。老龙下捲河水乾,咫尺终南浑莫识。昼夜翻盆未肯休,宫庭行潦成横流。千门万户虞覆压,顾我仍怀杞国忧。秦川父老念禾麦,坐视泥涂愁窘迫。三边赋税积如山,转运动烦千万石。安得阳乌现海东,照彻后土天之中。照彻后土天之中,遂令佳气回年丰。
诗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弘治辛亥年,诗人朱诚泳身处安徽凤阳,是明宗室后裔,号宾竹道人。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在长安有鲁齐书院,被废后,朱诚泳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延请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他的一生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诗作主题及意象:《弘治辛亥夏久雨》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持续阴雨带来的不便和诗人的忧虑。例如“老龙下卷河水乾”形容了暴雨导致河水干涸的景象,而“昼夜翻盆未肯休”则描绘了连日来大雨不断的情形。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农民的苦难以及地方官员的负担。
《弘治辛亥夏久雨》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