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并非一首完整的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朱同创作的七言律诗的一部分。该作品是朱同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他的文学才华。

这首诗反映了朱同对曹操与杨修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诗中提到“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江景,同时也暗喻了曹操的英明与杨修的智谋。通过这样的描写,朱同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特别是“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一句,展现了朱同对权力斗争中人性复杂性的洞察。

《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也是朱同对历史题材的一种新颖的表达方式,他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本身,更通过艺术手法赋予其更深的历史意蕴。在这首作品中,朱同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效果。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历史的角度。

朱同的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同样具有独特之处。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朱同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现代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韵。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精炼且富有韵味,充分展示了朱同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

朱同的《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也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掌握。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宝贵的阅读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