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耿介孰与俦,荒园高卧孤亭秋。
城市经年不一到,柴门净扫无交游。
平生肝膈向谁是,独与此君同意气。
抚几时闻空外音,乐饥自餐淡中味。
昔贤交谊称雷陈,君与此君意更真。
四十馀年旧知已,久要未须让古人。
长身玉立俨生客,毅然不肯借辞色。
只将正直结君欢,还以清修助君德。
道情澹泊两适宜,一日不见君不怡。
炎歊坐忘白日午,云霞共订沧洲期。
可爱春阳桃共李,婉态柔香烂如绮。
荣华眩眼得几时,翻覆瞥人犹敝屣。
结交莫结桃李花,世情轻薄令人嗟。
所贵于君善取友,倾盖相从到白首。
朋竹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朋竹篇》是明代朱浙创作的一篇古文作品,收录于《每日诗词》的古诗词收录网站。这篇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朋竹篇》的作者朱浙,字必东,号损岩,是明代福建莆田人。他的学术成就颇为显著,嘉靖二年进士及第,授御史。朱浙在政治上直言不讳,曾上书力争帝尊生母,而群臣则欲令帝母昭圣皇太后上位,他为此多次上疏力争,表现出其正直与坚持原则的性格。
从内容上看,《朋竹篇》主要描绘了诗人在荒园中高卧、孤亭独立的景象,以及城市中一年到头难得一见的友人到来,只有柴门依旧,没有交游往来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孤独的情感,以及对旧时知己的珍视和思念,这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从艺术手法上看,《朋竹篇》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荒园高卧孤亭秋”等,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诗人通过抚琴、闻空外音、自餐淡中味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从文化价值上看,《朋竹篇》不仅展示了朱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通过其对友情和自然的描绘,传递出了古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这对于研究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朋竹篇》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朱浙人格魅力和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从而丰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