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
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
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闲愁。
扁舟偏剩沧江客,头白冥心月共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琏的作品《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是一首充满秋天情感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吴琏,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才华。
  2. 诗歌原文: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閒愁。扁舟偏剩沧江客,头白冥心月共悠。
  3. 诗歌赏析:吴琏的这首《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不仅展现了他对秋天景物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深深感慨。通过梧桐、清夜以及远行的征人等意象,诗人构建了一个深沉而哀婉的秋日图景。同时,通过对夜晚笛声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寂寞,以及对友情和爱情的深切怀念。
  4.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吴琏与虚舟明府之间的交往有关。他们可能因共同的志趣或相似的经历,相互唱和,共同抒发对生活、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也可能是在特定的季节或场合下创作的,如秋天的某个晚上,或者是在与友人的聚会中,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5. 文学地位:吴琏的这首《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被收录在《全明诗》等著名诗选中,还因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视为明代诗歌的佳作之一。吴琏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为后来的文人学士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借鉴和灵感。

吴琏的《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吴琏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