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潘雪竹佥宪》是明代诗人吴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寄语,也是对其仕途经历的一种回顾和总结。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吴琏:字美中,南海(今广东省佛山市)人,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历任含山知县、进贤县知事等职。他在任上以赈灾救民著称,深得百姓爱戴。
- 作品风格:吴琏的诗作多表达其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他的诗词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反映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
- 诗句原文
- 原文:一别年光四十馀,两天风月各如如。山深地僻逢人少,不是无心懒寄书。
- 译文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别年光四十馀”,意味着两人分别已经过去多年;”两天风月各如如”,则是指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依然保持着相似的心境和生活节奏;”山深地僻逢人少”,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偏僻与孤独;”不是无心懒寄书”,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暗示自己并非因为疏忽而未能及时寄出书信,而是真心想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关切。
- 创作背景
- 诗人在任期间致力于赈济荒年,帮助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然而,由于政见不合或其他原因,他在任期结束后选择引退,回归家乡。这种从政经历使得诗人在面对官场的浮华与冷漠时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思考,这些体验最终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山深地僻逢人少”与“两天风月各如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特征,又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淡薄的无奈和感慨。
- 含蓄委婉: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而是采用了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心意,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山深地僻”和“两天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冷漠,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吴琏的《寄同年潘雪竹佥宪》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