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集社中诸子迟柯陈二孝廉不至得槎字

嘉会当今夕,移樽对藕花。
云霞生满翰,河汉望乘槎。
砧捣千门月,盘堆五色瓜。
风流怀二子,乞巧向谁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夕集社》是清代诗人郑燮(号板桥)的诗作,其中“七夕”指的是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集社”是指聚会在一起的人群。“诸子”指众多的年轻人或学生。而“迟柯陈二孝廉不至得槎字”,则是描述了在一次聚会中,有两位年轻人没有按时到会的情况。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中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山水画著称,并且对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在诗文方面也颇有成就。这首《七夕集社》是郑燮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他参加一次聚会的情景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

“七夕”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切相关,象征着爱情和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