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东南真气抱神皋,谒帝重来感二毛。
尘世漫随沧海变,名山不改白云高。
泉鸣石壁飞寒雨,风入松林急暮涛。
闻道襄城迷七圣,劳生𨚗得解天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登岳阳楼》。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流寓长沙时的作品。全诗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昔闻”起笔开篇,回顾了自己早先就听闻洞庭湖的壮美景象,而今得以亲自登临岳阳楼,感受其壮丽。诗中描述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湖面辽阔的情景,以及站在岳阳楼上眺望四周、天地间仿佛漂浮的景象。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之情。由于战乱,亲人朋友音信全无,自己只能与疾病和衰老相伴。这种情感通过“亲朋无一字”这一诗句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更是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推向高潮。面对北方的战乱,诗人无法安身立命,只能倚靠在岳阳楼上,泪流满面。

整首诗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因战乱而引发的孤独、无助、忧伤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