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西来采石高,谪仙祠下水滔滔。
婵娟一片澄江月,曾照当年宫锦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色西来采石高,谪仙祠下水滔滔。
婵娟一片澄江月,曾照当年宫锦袍。
《采石秋夜》是由明代诗人佘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中的“秋色西来采石高”,以明快的笔触勾画出秋天景色的壮美。这里的“采石”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采石矶,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境内长江边。诗人通过这样的地理位置,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之中。“谪仙祠下水滔滔”,则是指江水在秋夜时分显得格外汹涌澎湃,仿佛有仙人在此留下的痕迹,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婵娟一片澄江月,曾照当年宫锦袍”,最后两行则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其中,“婵娟”即指皎洁的明月,而“澄江月”则形容江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月亮的光辉。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同时,诗人还提到“曾照当年宫锦袍”,可能是指某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宫殿,如今只能被月光所照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
《采石秋夜》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更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