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胡山人家

骑马侵晨出,看山至日昏。
鸣鸡千嶂里,高树一家村。
白石斜通径,清泉直到门。
只疑人世外,别自有乾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胡山人家》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何景明:明代著名诗人,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何景明八岁即能作文,十五时中举人,弘治年间进士及第,后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在明代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李梦阳齐名,被誉为“前七子”。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涉猎文论、散文等多个领域,其文学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1. 作品原文与翻译
    《宿胡山人家》这首诗全文如下:
细雨清沙路,经行独杖藜。  
那知白社客,更向碧山栖。  
花好围墙发,鶑娇入院啼。  
风光不能醉,吟望转凄迷。  

这首诗的英文翻译可以是:

In the fine rain, clearing sand roads, I alone go with a staff of reeds.  
How can you know that a guest from white flocks is nestled in green mountains?  
The flowers' walls blossom, and swallows sing inside the courtyard.  
With the weather not to my liking, my poems turn sorrowful and lingering.  

这首诗的诗意描绘了诗人清晨骑马经过一个宁静的村落,见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景。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1. 诗作赏析
  • 自然之美:《宿胡山人家》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风景图。细雨、清沙、独杖藜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淡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诗中人物的宁静与安详。
  • 人文之情:诗中的“白社客”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隐逸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向往。此外,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对人生无常或世态炎凉的感慨。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内涵。

《宿胡山人家》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