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邦重山居

幽栖近兰若,来慰野人情。
户外双峰秀,阶前众壑平。
鸟鸣春树里,僧傍翠岩行。
日暮山钟发,相随夜到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邦重山居》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以诗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诗歌原文
    幽栖近兰若,来慰野人情。
    户外双峰秀,阶前众壑平。
    鸟鸣春树里,僧傍翠岩行。
    日暮山钟发,相随夜到城。

  2. 诗歌赏析

  • 幽栖近兰若,来慰野人情:诗人在兰若附近隐居,以此来慰藉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亲近。
  • 户外双峰秀,阶前众壑平:描述了户外两座秀丽的山峰和阶前众多的壑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 鸟鸣春树里,僧傍翠岩行:春天的树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而僧人则在翠绿的岩石旁行走,展现了和谐宁静的景象。
  • 日暮山钟发,相随夜到城:随着夕阳西下,山中的寺庙开始敲响钟声,伴随着钟声,诗人也一同回到了城镇之中。

《叶邦重山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向往,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